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流程
說到手表鑒定,在大部分外行心里的場景估計就是,有個買家,買了塊表戴了幾天,越看越覺得心里不舒服,比如一只新表,發現后蓋有撬動過的痕跡,表帶顏色不對等等。
然后查到了有我們這么一個手表鑒定機構,拿來鑒定,
我們看完,板著臉說,你的手表是假的!于是拿著報告去威權,賣家認罪伏法......這個想法當然是大錯特錯啦,首先你買完之后再去鑒定,勢必已經是個弱勢方了,鑒定為假,漫漫威權路,耗時耗力。
所以我們鑒定流程都是,鑒定之前,先把買賣雙方拉到一個群里,鑒定之后買賣雙方無異議,這才讓他們進行下一步交易。
造假
其實純粹收到一個假表的情況并不多,畢竟商家也不是傻子,知道我們是行業內專業的手表鑒定機構,還寄假表過來?造假的通常都是部分造假而不是全假,比如,真表改裝,附件造假,后鑲鉆當原鑲鉆賣,這才是不良商家會真正下功夫造假的地方,也是我們很需要在鑒定時排雷的地方。
至于其他人擔心的真殼假芯,反而少。
因為,對于一個手表來說,很值錢的是外觀件,以勞力士迪通拿為例,黑鋼迪,間金迪,綠金迪,冰藍迪,他們用的都是同樣的4130機芯!價格卻是天壤之別,一個4130機芯價格大概是6-7萬,然而一個高級的迪通拿,價格可以50萬、70萬甚至100萬!
至于,換個非原裝的機芯零件這種事情,少之更少。
換上非原裝的零件,還要保證手表走時穩定,這個造假成本太高,而且,不法分子造假的動機肯定不是為了滿足什么工匠精神來為難我們工作室,動機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賺錢!
請一定要記住,大氣奢侈品手表,社交價值一定是高于實用價值的。所以,當我們把前面擔心的雷排完,對于外觀成色的描述,其重要程度不亞于真假本身!
外觀
外觀件大概是這幾樣,表殼、表帶、表圈、表鏡、表盤、指針、把頭。重要程度以后期修復難度為準。
殼、帶一般都是金屬材質,而且只要使用了,痕跡就無法避免,還能拋光;
但是圈,很多表材質是陶瓷的,陶瓷圈有痕跡,無法修復!
同樣無法修復的,還有把頭,指針,鏡面,表盤,它們的痕跡時而和表的污漬覆蓋在一起,時而和表上的紋路交織在一起,時而在一個背光下隱藏自己,就像埋伏在草叢中的毒蛇,隨時等著給鑒定師因粗心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不止鑒定
那么不就是看痕跡嘛,大家來找茬嘛,我看仔細點,看慢點,哪里都寫有痕跡不就好了!
不,該醒醒了,
作為一個鑒定師,除了做鑒定,更重要的是,你面對的是買賣雙方的交易!你不光要指出有痕跡,你還得推測痕跡是怎么來的!
當我們在報告里寫下此表符合正工藝后,真正證明鑒定師綜合能力是否不錯的考驗這才開始!
在云魚鑒定,絕大部分的爭議,都是成色引起的,商家說我的表,無拆無修無打磨!那么,就需要鑒定師對手表的痕跡,從產生原因,連鎖反應,甚至是產生動機一一來分析。
情況一、當我們看到這個手表后蓋齒口痕跡特別明顯,甚至是崩了幾個口,那么,這基本上可以斷定表開過蓋,
情況二、假設師傅手藝好,或者用橡皮頭開蓋,開出了無痕開蓋呢?那就再看,運氣不錯,這個表是個透底的,透底可以看到機芯螺絲有擰動痕跡,那也就變相證明了,這個表開過蓋,
情況三、如果無痕開蓋,還是密底怎么辦呢?這種時候,就需要對手表所有的傷,進行信息匯總,比如,表殼上,磕了碰了,那就是使用痕跡,在二手表中較為正常。
然而、突然看到!表耳內側有劃痕!這里為什么會出現劃痕?以下需要根據我們鑒定經驗判斷了:
表耳內側劃痕
如果你要卸表帶,正常佩戴,或者表帶過長,你不需要從這里動工具??;或者是,你想看看表殼內側刻字,的確,這個刻字是一個鑒定點。
表殼內側刻字
那為什么兩頭都要卸呢?以我開蓋的經驗來說,這樣情況下的表如果要開蓋,不卸螺絲不卸表帶,是打不開的。
而卸螺絲開蓋和卸表帶開蓋,有2種效果:
卸螺絲的話,方便,但是夾的不如卸表帶緊,危險系數更高。很容易一個滑齒直接把后蓋齒口報廢了,卸生耳固定表更容易,滑齒的可能更小,還是那句話,商家做事的動機起因基本都是要么規避風險,要么為了賺錢。
于是乎我腦海中就浮現了這樣一個畫面。商家收到一只密底表之后,為了鑒定真假, 首先卸了表帶,看了眼表殼內側刻字,然后又去開了一下蓋,看了一眼機芯真假!所以這個表,雖然后蓋齒口痕跡不足以證明開過,但是,這些痕跡,可以說明這個表大概率開過!
現在網上流行說沉浸式XXX,拉好鑒定群,這不就是很好的沉浸式的鑒定體驗么,在報告上只會留下表耳內側有劃痕這匆匆幾筆,可痕跡產生的背后原因,我們會在群里闡述我們的推論,盡可能地把每一種可能性都描述出來,至于真相是什么,相信買家自己就能判斷。
如果要問我當鑒定師有成就感的一刻,莫過于顧客夸獎的一句,“師傅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一直認為,鑒定出手表真偽,只是一個開始,鑒定更是一個對手表前世今生的推理過程!
鑒定不止
鑒定之余,我不禁突發奇想,在科技的日新月異,AI早已深入了每個人的生活,甚至入侵了很多的行業,手表工藝,AI能入侵嗎?
可是當我每天忙完一天的工作,回想起一天看到的那些號稱的高坊后,在我心里有了答案,在同行眼里爛大街的綠水鬼,為什么AI的調色盤卻調不出那一抹青翠的碧綠?為什么讓AI排版設計,它卻排不出宇舶刺青那浮夸的華麗?為什么AI的刻刀同樣鋒利,卻還是刻不出日內瓦印記機芯上扣人心弦的細膩?
因為奢侈品是有靈魂的!而這些靈魂似乎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且不會短時間內隨著歲月的沖刷而消失,
鑒定正是一個撥云見日的過程,正是因為有著足夠多的鑒定量,我們才可以在滿是油垢和維修痕跡的機芯上,判定這是使用引起而不是換了零件;在氧化腐蝕的指針上,判斷出這是后期維護不當而非造假;在化石一樣淺的輪廓下,依然判斷出這是正的K金印記。而這,只是一個云魚鑒定師所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個好的鑒定師應該同時還具備明辨是非的細心,面對顧客打破砂鍋問到底時的耐心,一些基本的動手能力,對痕跡分析的推理能力,遇到顧客質疑時的溝通能力。
正是因為有這些不錯的鑒定師的努力,云魚鑒定才不是冷冰冰的拒人于門外,而是成了一種服務的過程。每一個疑難雜癥,每一個顧客的提問,都使我們變得更加不錯,
云魚鑒定,鑒定不止,又不止是鑒定。